第一章:分子克隆实验概述
分子克隆技术是实验室常用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者通过该技术能将DNA片段以体外重组的方式转入载体中,随后通过转化操作引入合适的宿主进行复制与扩增,最终筛选获得符合实验要求的载体克隆。
分子克隆研究通常需要将特定的DNA片段插入载体,形成重组质粒。根据不同实验目的,分子克隆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类:
- 入门克隆:TA克隆、TOPO克隆。
- 定向克隆:同源重组、酶切连接(黏性末端双酶切反应)。
- 定点突变:碱基插入、缺失与改变。
酶切连接是载体构建实验中最具标志性的技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特别是Type II型限制性内切酶)和T4 DNA连接酶来完成DNA片段与载体的重组连接。限制性内切酶根据结构复杂度、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的特点分为四类,其中Type II型限切酶可识别特定的双链DNA序列,通过水解磷酸二酯键生成特定DNA片段(5’端带磷酸基团,3’端带羟基)。T4 DNA连接酶能催化相邻的5’磷酸基团和3’羟基末端生成磷酸二酯键。
在采用酶切连接方法构建载体时,需对载体和片段的酶切位点进行分析,选择载体中含有的特定酶切位点,而插入片段需不含有相应酶切位点。通过PCR方法在目的片段两端引入对应的酶切位点,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开展酶切反应,并对酶切产物进行纯化,最终使用T4 DNA连接酶进行连接。此方法在双酶切线性化时不仅能实现定向克隆,还能够更换所用载体,但选择合适的酶切位点可能会遇到困难,进而影响实验进程。
TA克隆是一种通过将PCR片段与带有3’-T突出末端的线性载体连接,经过转化与筛选步骤获得重组质粒的技术。Taq DNA聚合酶的非模板依赖性末端转移酶活性在双链PCR产物的3’末端添加一个A碱基,随后与含有3’-T的线性载体通过T/A配对和T4 DNA连接酶连接。该方法快捷、高效,但对于平末端产物的连接不兼容。
TOPO克隆利用拓扑异构酶的催化作用实现目的片段与线性载体的连接,经过转化与筛选得到重组质粒。拓扑异构酶I既具限制性内切酶功能,又能催化连接反应,链切割和形成共价键速度极快,因此可用于高效连接目的基因与载体DNA。
同源重组技术通过重组酶将两段具有一致末端序列的DNA片段重组,形成环形双链DNA。此方法不依赖酶切,可以针对目标载体和酶切位点选择,容易实现定向克隆,是一种快速、高效的重组技术。
定点突变是向目标DNA片段引入所需碱基变化的过程,包括碱基的插入、缺失与改变。现代定点突变系统如MutExpress基于ClonExpress快速克隆技术,有效解决了原有系统的模板需求量大和假阳性的问题,具有超高成功率。
中科腾宇(广州)科技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为生物医药领域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技术服务,成为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的生物科技企业。总部设在广州,为全国客户提供前沿的专业信息和完整的产品与物流服务。通过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丰富的人脉资源,环亚集团·AG88得以向从事生物学研究的同仁推荐先进的高科技产品。作为专业的产品供应商,我们储备大量现货,结合优秀的销售团队和专业的技术支持,随时为客户提供服务。